11月14日、15日,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诚带队的我市党政考察团一行先后赴营口市、鞍山市、辽阳市、新民市和辽中区开展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学习先进理念、借鉴成功经验、深化交流合作,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路走、一路问、一路学、一路交流、一路思考。这次考察学习行程紧凑、内容丰富、成果丰硕,既是一次学习取经、解放思想的破冰之旅,也是一次交流互动、携手共谋合作之旅,更是一次对标先进、激发奋进的发展之旅。我市党政代表团立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好新时代“六地”、主题教育、项目建设、企业经营、基层治理、文明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看企业、看项目、看社区、看文化,对标找差、对标看齐。心动更要行动,落脚点在于“干”。
市工信局局长 朱晓东:“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抓好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助力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新能源资源优势,发展风电设备配套产业,布局离网制氢、制甲醇等产业。加强与沈阳都市圈及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促进产业多层次深度融合,推动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
昌图县委书记 范磊:“按照总书记‘9·7’重要讲话的要求,昌图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保护性耕作等工程,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持续推动粮食稳产高产,坚决做好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围绕昌图现有的花生、胡萝卜等特色产业,壮大规模,提升品质;借鉴新民等地经验,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广无土栽培等新兴技术,形成有品牌、有规模、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考察学习中,营口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密集让大家看到了我省沿海先进城市的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钢都鞍山市加速建设世界级菱镁产业基地和国家级综合性钢铁产业基地的同时,还有国内最大的宠物交易集散地、东北最大的观赏鱼集散地;辽阳市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传承历史和文博开发有效结合,把文旅融合这篇文章走在了前面;新民市拥有辽宁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独角兽企业——十月稻田农业产业园,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生产高品质农产品;辽中区布局中俄经贸合作;老旧小区改造和基层社会治理取得的成效,让代表团一行深刻感受到兄弟市谋划推动工作的格局气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势头,要把这次考察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发展思路和具体实践。
银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张大伟:“坚持文体旅和商业融合发展,做好银冈书院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和街区二期商业业态设计,借鉴襄园做法整合区内书画等人才资源,春节前实现铁岭大戏院重启,在柴河实施长达1公里的冰雪大世界项目。坚持人民至上补短板,增强斗争精神,扛起第一责任,确保在2025年底前完成全区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完成 8 个‘保交楼’项目任务,完成一批平房区改造。”
市住建局局长 芦卫:“借鉴兄弟市经验,立足城市更新包装项目,用足城市空间,抓好铁岭建设,讲好铁岭故事。盘活全市老旧建筑等存量空间,建设城市书屋、休闲驿站、运动公园,打造‘多、小、精’的品质空间。‘见缝插绿 ’、 ‘多维增绿’,建设口袋公园、口袋绿地,焕发城市新生机。在全市范围内包装城市更新项目,提升城市品质和安全。”
清河区委书记 马天:“辽中区背靠沈阳经济核心区,锚定‘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沈阳城市副中心’目标定位,开辟中俄经贸合作新赛道,打造沈阳对外开放桥头堡。清河区将对标先进补短板,持续巩固日韩、东南亚传统经贸合作伙伴关系。主动落实各类外贸政策,组织内外贸企业参加进博会、辽洽会等展会,在更加开放中重塑经济格局。”
两天的考察学习让大家收获满满、不虚此行。大干必有成果、奋斗就有回报。现在正值铁岭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者:张卓 周敬博
校对:田畅
监制:韩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