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省内 > 正文

一株草莓苗的千里育苗记

来源:新华网 2023-01-02 18:01:44 点击:

  新华社大连1月2日电 题:一株草莓苗的千里育苗记

  新华社记者张博群、郭翔

  新年伊始,在大连庄河市太平岭满族乡大赵村的草莓大棚,村民朱奎贤正在享受丰收的喜悦。放眼望去,绿意满满的大棚里结满了一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我家这一亩半地,今天上午采了140斤,收购价每斤26元,卖了3600多元。”朱奎贤说。

  大棚草莓打的就是时间差,上市价格高、卖得好。以往,当地大棚草莓要等到1月中下旬才能上市,而朱奎贤种的草莓在2022年11月初就结出了第一批果,提前了2个多月上市。

  “之所以能提前上市,是因为种对了苗。”种了15年草莓的朱奎贤说,三年前他从广播中听到大连庄河市草莓协会推广一种高原草莓苗,在种植设施不变的情况下,能让草莓提早上市。抱着试试看心态的他当即报了名,在自家大棚里搞起了“对照试验”。

  朱奎贤在大棚里采摘草莓。新华社记者张博群 摄

  朱奎贤口中的高原草莓苗来自距离大连3000余公里外的贵州六盘水。

  “2019年,在大连对口帮扶六盘水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夏季气候凉爽,平均气温在19摄氏度左右,日照时间短,每天平均在10小时以内,在此繁育的草莓苗可提早实现花芽分化、抗病性好,移栽定植到大连后开花结果早、成活率高。”大连庄河市草莓协会会长姜洪波说。

  看到了机遇,姜洪波说干就干。2019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分院的专家指导下,姜洪波在六盘水搞起了高原草莓苗繁育。当年2月下旬,他跟随运输车开了2天2夜,将一株株草莓苗从大连拉到六盘水,大连草莓第一次种在了六盘水的土地上。

  高原草莓苗繁育也并非一帆风顺。“3月至5月是六盘水的春旱季,我们第一年育苗时,春旱季几乎没怎么下雨,只能靠人工浇水。”姜洪波说,由于六盘水山地多、土壤较为贫瘠,加上育苗经验不足,第一年的育苗并不成功,甚至亏损了200多万元。

  姜洪波并没有气馁,他反复总结经验教训,多方走访选择优质土地,并从浇水、施肥、除草等每一个细节抓起,手把手指导当地农民,精心呵护一株株娇嫩的草莓苗。同时,面对这一优质扶贫项目,当地政府积极协调,修建了高位水池等灌溉设施,为草莓苗“解渴”。

  第二年,姜洪波的草莓田传来了好消息。当年8月下旬,一批花芽分化的草莓苗从六盘水通过冷藏车运往大连,移栽定植后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当年11月第一批草莓即在大连上市,卖出了每斤100多元的好价钱。

  姜洪波(左)与朱奎贤(右)在观察草莓长势。新华社记者张博群 摄

  “我种的这栋大棚,一年收入能达到12万元,与种其他草莓苗相比,至少翻了一番。”朱奎贤说。

  这种收获的喜悦也传递到了六盘水市钟山区木果镇登亨村,村民罗明学2022年承包了17亩地,跟着姜洪波搞草莓育苗。“每亩地收入近万元,比以前种玉米、土豆强多了,今年我还要跟着姜会长干。”罗明学说。

  从黄海之滨到乌蒙山巅,一株株草莓苗跨越3000余公里,带动了两地百姓脱贫致富。如今,大连已有400多户农民种上了来自高原的草莓苗。在六盘水,草莓育苗基地带动了当地300多户农民摘掉了“穷帽子”。

分享到:0
头条推荐
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员大... 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召开 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 全市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会议召开 全市工业经济、对外开放和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精彩视频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
2023年3月19日《直通县
视觉焦点
一次世界瞩目的友谊、合
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
专题推荐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强国复兴有我
  •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 频道点击月排行
    “小礼物”献唱《永恒的雷锋》特别节目, 新华全媒+|看《榜样》 学雷锋 央地融合谋发展 携手共赢促振兴 辽宁省 “百姓雷锋”何以成为现象级学雷锋品牌 25个项目,3732亿元!今日,辽宁与央企在 你们的样子,就是雷锋的样子 雷锋精神发 组图|“雷锋班”:让雷锋精神焕发永恒的 微视频|永恒的名字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5 - 2020 Tielingtv.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607182    辽ICP备:18017703号    辽公网安备 21120202000090号

    铁岭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监督举报热线:024-77315033  举报邮箱:tltvjubao@163.com